联系人:  王先生 139 2245 7606         
联系人:  刘小姐 181 2789 8307

改变生活、颠覆产业,AI芯片点亮未来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成都洪泰智造的生产线并没有停下。前不久,总部位于美国硅谷的人工智能芯片公司——「异构智能」的核心产品——NovuTensor需要试产芯片的核心板级系统。几经选择,异构智能将产品研发、试产等放在了成都洪泰智造。

098294eaf33b40d7b1681d91a824e3db.jpeg



记者在现场看到,1000多平方米的空间内,洪泰智造技术工程师操作下的光学检测仪、高速贴片机等智能制造产线设备正在运转。未来,这些搭载着异构智能研发的人工智能芯片的电路板将会应用在智能世界的各种场景中。


智能机器人、智能语音语义、人脸识别、生物支付、智慧医疗、无人车……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如今已在生活中触手可及。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以大数据和深度学习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对许多产业产生了颠覆性影响。


本期《成都经济观察》将带来“发现身边的黑科技——关注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别报道的第五篇,一起走进具有代表性的智能经济企业,看一看它们眼中成都智能经济产业的大环境,听一听它们口中成都智能经济产业的新机遇与挑战。


智慧城市、智慧医疗……


这些都是智能世界的新场景


这些在成都洪泰智造研发、生产的线路板究竟如何落地?异构智能中国区副总裁谢强给记者介绍了几个人工智能芯片带来的场景,其一便是智慧城市。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不断充斥在我们耳边的今天,利用新兴信息技术也成为政务服务的“标配”。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加装人工智能芯片会是什么效果?


谢强给记者描述了这样的场景:逢年过节,部分公路时常发生的堵车现象不见了;平常周末,实时掌握路面是否发生滴洒漏、破损情况;放学期间,老师家长不用担心街边违规占道经营的小摊小贩拉拢来往的学生;台风天时,易涝点得到了及时监管,来往行人车辆涉水的场景不复存在……这些都是人工智能芯片结合城市基础设施所产生的各个“大脑”,那么它们是如何联动的?


城市安全为例,面对城市井喷式增长的视频监控数据量,停留在浅层次分析识别的传统智能算法已无法满足深层次数据价值挖掘的需求。谢强向记者介绍道:“人工智能芯片会对特殊场所开展违规车辆自动智能分析识别工作,向职能单位发送违规车辆信息。”简而言之,就是“信息主动围着人转”。他说,受益于人工智能及物联网等技术,人们在智能世界中不需要搜索,信息会根据人们的需要找人,“零搜索意味着我们将不需要大量的人工比对,机器会在第一时间分析筛选出我们所需要的信息,这将是一大进步。”


其二是智慧医疗。“一个典型的应用场景就是医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帮助,实现精准医疗以及医疗资源的普惠。”谢强告诉记者,医疗诊断中大量的数据来自于医学影像,但是影像诊断过于依赖人的主观意识,容易发生误判。AI通过大量学习医学影像,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病灶区域定位,减少漏诊误诊问题。例如,在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中,医生的经验起很大的作用。这种新科技有助于减少漏诊情况的发生。AI辅助医疗的发展有助于改善国内医疗资源不足和分配失衡的问题,能让偏远地区的老百姓也享受到一线城市优质的医疗资源服务。


“自2017年11月起,异构智能通过合资公司希氏异构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合作,搭建了全球首个基于AI的消化内镜系统。该AI内窥镜系统可识别病变组织并为医生提供实时AR显示,病变识别准确率超过95%,从而大大减少了诊断时间并提高了诊断准确性。”谢强向记者透露道,目前该系统已完成了临床测试,准备投入使用。”


“无芯片不AI”


智能世界的基础在这里


智能世界带来了完全不同的体验。在谢强眼里,它的基础是人工智能芯片。人工智能进到各个场景里,解决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人脸识别需要做人脸模型;围棋机器人需要做围棋模型;医疗大数据要把不同病症的模型输进去。而承载这些运算模型的是什么呢?是人工智能芯片。可以说,“无芯片不AI”。在谢强看来,能否开发出具有超高运算能力、符合市场需求的芯片,已成为人工智能领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传统的CPU、GPU等芯片架构和处理速度并不能完美适配人工智能的要求,要让人脸识别更加精准,自动驾驶汽车反应更快,这就要求有专门人工智能芯片。但人工智能芯片面临着很多问题。”谢强向记者介绍道,首先,人工智能芯片处理的内容往往是非结构化数据,例如视频、图像及语音等。这类数据很难通过预编程的方法得到满意的结果。因此,需要通过样本训练、拟合及环境交互等方式,利用大量数据来训练模型,再用训练好的模型处理数据。


“人工智能的发展高度依赖海量的数据。满足高效能机器学习的数据处理要求是人工智能芯片需要考虑的最重要因素。换句话说,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减少信息延迟和硬件成本。” 谢强告诉记者,就拿自动驾驶汽车来说,它碰到障碍物时需要以毫秒级的计算速度做出决定,现有的以秒为计算速度的CPU和GPU产品很难满足这种需求。异构智能自主研发的芯片专注卷积神经网络加速,其性能与功耗比在同类产品中遥遥领先,处理速度比CPU高出两个数量级。


一直以来,芯片产业都有着研发投入巨大、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业内的普遍说法是“10亿起步,10年结果”。而异构智能的人工智能芯片研发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谢强告诉记者,这源于公司的人才储备。据了解,异构智能由前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杰出科学家吴韧创立,核心团队主要来自世界知名公司惠普实验室,英特尔和英伟达等。目前,公司拥有机器学习,芯片设计和高性能计算多个方面的专业技术能力。公司的总部及研发部门位于美国硅谷中心的圣克拉拉市,并在北京和广州设有办事处。


设备领先、成本更低……


在成都实现小批量的试产


这家总部在硅谷的公司为何将人工智能芯片电路板的试产放在成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成都洪泰智造工场高水平的生产线。人工智能在不同算法、不同场景下都有不同的要求。“在成都试产,不仅成本比硅谷低,这里的生产设备也是国际领先。”谢强告诉记者,样板机在这里做好后就会拿给世界各地的客户做测试。据了解,成都洪泰智造工场由SMT静电车间、测试线、组装线、电器实验室及可靠性实验室等核心部分组成,可为创业者提供专业生产制造及测试服务,满足创业团队从0到1,1到1000件小批量产品的试产需求。


636c3205d17944be93961dd0c8aaa9f6.jpeg


“实行柔性制造,手机、无人机、机器人等都能在这里实现关键环节生产。”洪泰智造副总裁李强强介绍道,“表面上看我们是在进行代工生产,实际上没那么简单。”李强强介绍道,与传统工业企业不同,洪泰智造工场不以工业生产为目的,而在于为创业企业代为进行工业产品初期试生产的“小试”。


许多创业团队在智能硬件的生产时,通常需要创业者与代工厂合作进行生产,但大多数创业者并没有此类经验。为了1000件以下的量产需求,他们需要动用一整条生产线。而对于工厂来说,只要一动工,近两小时的调试时间,再加上人力成本,生产100片和1万片的成本几乎相同。创业团队很难为小批量生产付出如此高昂的成本。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成都洪泰智造工场组建不同工种的工程师团队,同时建立自己的洪泰智造工场来改变这一现状。如今,成都洪泰智造工场已孵化企业80家,为300余家企业提供了试产服务。


“在成都,前端有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全国一流的理工科高校,还有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全国领先的综合类、经济类高校,每年输出大量人才涌入新兴产业。”李强强分析道,在后端英特尔、富士康、戴尔、联想等IT巨头在成都设立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令成都具备全球领先的电子产品供应链加工生产能力,这为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产业提供了就近大规模生产的便利性。“我们要做的就是补上中端产品研发过程中的短板,解决创新企业从0到1000件的产品试产需求问题。”李强强告诉记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粤ICP备18140407号